核昆虫不育技术与不亲和昆虫技术相结合,首次导致了对蚊虫虫口的成功抑制,这是向防治携带登革热、寨卡病毒和许多其他破坏性疾病的蚊虫迈出的有前景的一步。最近,在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支持下于中国广州开展的这种试点试验的成果发表在2019年7月17日的《自然》杂志。
昆虫不育技术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害虫防治方法,涉及规模饲养和利用辐射对目标害虫进行绝育,随后在划定的区域进行系统的大面积空中释放不育雄虫。不育雄虫与野生雌虫交配,导致不产生后代,并随时间推移减少害虫虫口。不亲和昆虫技术涉及让蚊虫感染沃尔巴克氏菌。这种细菌能部分地造成蚊虫不育,这意味着需要较低的辐射即可导致完全不育。由此更好地保持不育雄虫的交配竞争力。
虽然昆虫不育技术作为大面积虫害治理战略的一部分,已成功地用于防治果蝇和蛾类等各种植物和家畜害虫,但对蚊虫的防治仍须进行示证。
扩大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各种蚊虫的主要障碍一直是要克服生产和释放足够多不育雄虫来压制野生虫口的若干技术挑战。中国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伙伴在牵头协调全球开展昆虫不育技术研究的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农核技术联合处的支持下,现已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以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农核技术联合处实验室开发的模型为基础搭建的架子,每周饲养50多万只蚊虫。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农核技术联合处与这些研究人员密切合作,还开发并验证了用于成批次处理15万只蚊虫虫蛹的专用辐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