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往往会导致疾病和经济困难。随着蚊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大,化学灭蚊的防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化学灭蚊剂自身也对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使用其他的防治技术,包括核技术。
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计划(TDR)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于2020年4月发布了《测试昆虫不育技术作为针对伊蚊传播之疾病的媒介控制工具的指导框架》,该框架将为有兴趣使用此技术的国家提供指导。来自12个国家的15名专家参与了编写,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方菁博士,她是昆明医科大学健康研究所的所长。
“公共卫生的监管程序通常比较严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指导框架将促进研究和运营项目的实施,”古巴佩德罗·科里国家热带医学研究所媒介生物控制小组负责人Rene Gatos Armas说道。
昆虫不育技术通过电离射线辐照人工饲养的雄性蚊虫,破坏雄性蚊虫的生殖系统使其不育。这些不育的雄性蚊虫被大量地释放到野外后,会与雌性蚊虫进行正常的交配。但交配后雌性蚊虫所产下的卵无法孵化,不能产出新的蚊虫。长此以往,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减少蚊虫种群,并阻断各种病毒病的传播。
昆虫不育技术还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技术,可以逐渐减少伊蚊传播的疾病。这是一种专门针对特定物种的昆虫控制技术,最初是为了控制农业害虫(例如采采蝇和果蝇)而发明的,可以避免伤害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