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一所大学上周实施了一个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支助的项目,为打击濒危犀牛这样的野生动物贩运做出开创性努力。该项目在犀牛角中安全植入放射性同位素,结合现有核安保基础设施,威慑和探测非法偷猎行为。
南非是世界上犀牛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犀牛角非法贸易犯罪分子的目标,过去十年有超过一万头犀牛死于偷猎。仅在2025年第一季度,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就报告有103头犀牛被偷猎。为此,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开展了这一项目,利用辐射来支持犀牛保护和执法工作。
Rhisotope项目于2021年创立,其理念是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犀牛角,经两年初步测试后投运,让部署在世界各地边境、港口和机场的门式辐射监测系统能够探测到标记犀牛角。这些门式辐射监测系统通常用于探测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现在也可以用来打击野生动物犯罪。
原子能机构对Rhisotope项目的支助发挥了其在加强全球核安保框架方面的核心作用。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和人员跨越边境,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约一万个门式辐射监测系统已成为探测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未经授权跨境运输的重要工具。
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说:“Rhisotope项目展示了如何以新的方式利用核科学和核安保基础设施来应对全球挑战。原子能机构支持各国最大限度地利用核技术。通过以新颖的方式利用已安装的核安保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帮助保护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濒危物种之一。”
今天,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在约翰内斯堡以北约250公里处的林波波省瓦特贝格举行的活动上,宣布了该项目试验阶段进行的严格安全评定结果。去年6月,为20头犀牛植入了放射性同位素。比利时根特大学对15头经植入的动物进行了健康监测和细胞学检查,并与五头未经植入的动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属于非侵入性,不会对犀牛的健康造成危害。
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辐射与保健物理学研究室主任詹姆斯·拉金说:“这是一次由志同道合者完成的国际协作,他们正试图为偷猎危机带来真正的改变。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那就是如果将犀牛角变成可追踪的标记物,在偷猎者进行交易之前就阻止交易,让辐射发挥保护而不是伤害作用,那会怎么样呢?经过两年的数字建模、安全测试和探测模拟,我们已经准备好推出一个能真正减少犀牛偷猎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的成功开启了一扇大门,今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濒危物种。
拉金说:“这种方法可用于保护大象或穿山甲等其他濒危物种。”
原子能机构正在其题为利用核探测技术促进安全可靠的贸易 - 探测氡和其他违禁品的协调研究项目下为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财政支助。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原子能机构还支持各国利用其最小可探测量和警报阈值评价工具,努力优化辐射探测,从而能够探测出带有辐射标记的犀牛角。
原子能机构核安保司司长叶莲娜·布格洛瓦说:“Rhisotope项目让整个全球核安保网络发挥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现有的用于侦查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质走私的核安保基础设施都可用于侦查犀牛角的贩运,探测可能与犀牛角一起携带的任何其他违禁品。致力于核安保会以多种方式带来回报。”
素材和照片在这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