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受干旱地区的苏丹农民现在有了一种耐旱的花生品种,这将改善他们的生计,增加该国的花生出口。这种新品种的产量提高了27%,而用水量减少,并且有可能使农民的收入翻一番。它是在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下,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利用核技术开发的。
苏丹西部埃奥贝德农业研究站站长Elgailani Adam Abdalla说:“北科尔多凡州雨浇地区的农民过去种植的花生作物较少,因为他们普遍认为环境不适合。”他补充说,相反,他们不得不依赖利润较低的农产品,如西瓜。“有了这个新品种,他们第一次看到花生作物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和高产。”
花生,也被称为落花生,通常被压成油或用于当地的各种菜肴,包括沙拉、汤和炖菜。它们的叶子和茎,以及压制的花生饼,都是很受欢迎的牲畜饲料。
苏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其排名有所下降。苏丹西部各州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生产了该国70%的花生供应。由于花生依靠降雨生存,这些地区毁灭性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农民的高产能力。
政府现在希望在改善自给自足的农民生计的同时,重新获得出口大国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种能够在这些干旱易发地区高产的作物品种。在埃奥贝德农业研究站进行了十年的研究后,苏丹农林部于2018年推出了一种名为“Tafra 1号”的品种,目前正在繁育种子,以便大规模分发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