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迈门辛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利用核技术培育的新水稻品种已帮助孟加拉国将水稻产量提高了两倍,进而使该国在其人口快速增长之前领先一步解决了粮食问题。目前,孟加拉国拥有可靠而稳定的大米供应,正在从一个大米进口国转变为大米出口国。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将成为5月30日至6月1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大会的一个关键主题。
“与以前相比,我为家人收获了更多的大米,而且现在通过种植水稻和芥菜籽,我赚的钱几乎翻了一倍。”孟加拉国和印度交界处格拉帕查村的农民 — 称作“滨丹七号(Binadhan-7)”的水稻新品种种植者 Suruj Ali 说。“我还省了钱,因为我不必喷太多的农药来防治害虫。”
“滨丹七号”是孟加拉国核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支持下培育的几个水稻品种之一。它是通过利用辐射过程即植物突变育种(见植物突变育种)培育的,已成为孟加拉国北部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帮助农民和工人稳定了收入,获得了全年就业。
在全球范围内,已利用植物突变育种技术培育和推出了3000多个植物品种。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和环境条件变得更具挑战性,这些突变品种将在满足全球粮食需求方面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还可以帮助避免饥荒,这是最近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突出强调的一个重大全球问题。
“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转向植物突变育种,因为它使他们能够利用自然过程更快速地寻找和培育植物所需的特征。”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农核技术联合处育种和遗传学科代理科长Ljupcho Jankuloski说。“这种方法为研究人员节省时间和资金,同时培育出农民需要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赚钱糊口的植物品种。对于许多农民来说,这些植物品种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辐照种子已证明是培育更好作物的一种随时可用且灵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