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科学家如何研究其污染和可持续性
什么是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发现的水。水隐含在岩石和沉积物内的裂缝和空隙中,形成在所谓“含水层”中贮存的地下水源。取决于地下水特性和含水层类型,地下水可通过抽水井抽取,用于灌溉、饮用、工业供水及其他人类活动。
含水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为什么应该明智地使用含水层?
地下水是水循环的一部分。降雨后,一些水渗入土壤,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底土不断向下渗透,直到最终被称为滞水层的密实不透水岩石阻隔。许多含水层与河流和其他地表水体相通,并在枯水季由这些水源补给。在丰水季,这种情况相反,地下水回流进入河流和湖泊,对其进行补给。
含水层的补给速度取决于补给发生地点的气候和环境。在降雨量低的地区,含水层可能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得到补给。相反,在降雨量高的地区,浅含水层可能几乎立即得到补给。因此,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更严重,但也导致局部降雨更猛烈,影响到含水层的补给速度,并进而影响到人类能够可持续地使用的地下水量。
农业和工业等人类活动以超过含水层补给速度的规模高强度使用地下水可能不仅危及含水层的完整性(含水层若被抽干就会有坍塌的风险),而且还可能危及人类可使用的全球水量,因为地下水是世界可用淡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此外,地下水可能并非总是足够清洁,可供人类利用。在地表进行的人类活动,如污水处理以及杀虫剂和肥料(包括动物粪便)的过度使用,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了解污染物的来源是解决水质问题的第一步。
什么是同位素?同位素如何帮助科学家了解水?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同一化学元素的原子的一些变体即同位素可用于研究水循环,包括地下水。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不同中子数的原子。
利用不同的“同位素”技术测量同位素的数量和比例,并追踪它们在环境中的起源、历史、来源和相互作用。
水具有不同或独特的同位素“指纹”或“同位素特征”,这取决于其来源。科学家对同位素进行分析,沿着水在水循环中的途径追踪水的流动情况和污染源。
科学家如何利用同位素确定地下水是否被过度使用?
在大规模水体研究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评定水量、水龄和来源,并确定人类的用水量是否可持续。
例如,地下水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氚、碳-14和惰性气体氦-3、氦-4和氪-81,可用于更好了解地下水年龄和地下流动的时间尺度。通过分析不同的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组合的浓度,科学家可以计算出含水层中水得到补给的准确时间、地下水流动有多快以及补给要多长时间。有了这些数据,就可能确定例如某一特定地区的农业活动所需的地下水量是否因补给速度不够快而无法长期维持灌溉需求。
科学家如何利用同位素研究地下水污染?
科学家使用特定的同位素,如氮-15、氧-18和硫-34来识别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科学家还利用这些同位素来确定某一特定地点的地下水对人类使用是否安全。
例如,科学家可以确定受过量硝酸盐污染水是被人类排泄物还是肥料污染。硝酸盐离子由氮和氧组成,氮有两种同位素,而氧有三种。这些同位素的比例在人类排泄物和肥料中是不同的。因此,根据这些同位素的差异便可确定污染源。了解污染物来源是解决水质问题和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里程碑。